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身處浪潮之中的富士康造車,不缺盟友?!

身處浪潮之中的富士康造車,不缺盟友?

时间:2025-11-02 21:18:22 来源:十二台菜網 作者:互聯網 阅读:831次
【家電資訊-家電新聞 - 行業新聞,作者:編輯】

  富士康造車再下一城。

  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公司(FCA)與標致雪鐵龍汽車公司(PSA)的合並而成的全新集團 Stellantis 於 5 月 18 日宣布,與代工巨頭富士康宣布簽署一項無約束力的諒解備忘錄,組建合資公司 Mobile Drive,雙方各擁有 50:50 的投票權。

  Mobile Drive 的主要業務為軟件,開發數字駕駛艙和個性化連接服務,專注於信息娛樂,遠程信息處理和雲服務平台開發,公告中表示,這家位於荷蘭的合資企業將作為汽車供應商運營,為 Stellantis 和其他感興趣的汽車製造商提供軟件解決方案和相關硬件。

  電氣化轉型對於傳統車企來說可能不亞於一次“工業革命”,身處浪潮之中的富士康與 Stellantis,都在尋找理想的合作標的。

  抱團取暖,永遠有效

  PSA 與 FCA 的合並被戲說成“中國失敗者聯盟”,合並後的 Stellantis,去年來自亞太地區的收入不到其總收入的3%。不過按照 2019 年的銷量數據來看,全新集團 Stellantis 年銷量在 800 萬輛左右,位居大眾、豐田和雷諾-日產-三菱聯盟之後,排名全球第四。這樁合並案催生了一個全新的汽車巨頭。

  對於眼下的車企來說,沒有什麽是比電氣化轉型更重要的事。

  以皮卡、肌肉車聞名的 FCA,已經錯過了電動化的起步期。去年特斯拉靠出售碳排放積分獲利 15.8 億元,比全年的淨利潤還高,而 FCA 就是主要買家之一,2019 年《金融時報》報道,FCA 同意向特斯拉支付數億歐元,將後者的電動汽車納入其產品行列,以避免因違反嚴格的歐盟新排放規定而受到巨額罰款。而從 2019 年到 2021 年,FCA 花費了約 24 億美元來購買特斯拉的碳積分。PA Consulting 的一項研究表明,FCA 可能會比每公裏 CO2 的排放標準值高出 6.7,這是所調查的 13 家汽車製造商中最大的差距。

  傳統汽車巨頭們,豐田有混動技術,電動車也已官宣會在明年上市,而大眾、通用的插混、純電車則是已經上市。按照 FCA 的相關規劃,要到 2022 年,FCA 的全球車型平台將提供 12 個電動化驅動係統,過去甚至有傳言稱 FCA 將向特斯拉購買其電動化技術。

  電氣化轉型,迫在眉睫。但這樣的研發投入是巨大的,2018 年 FCA 曾宣布投資 90 億歐元即資本支出總預算的 20% 用於開發電動化車輛,以達到排放標準。對於 FCA 來說,需要找到均攤風險的方式,也因此促成了這樁合並案。

  而 PSA 在電氣化上走得相對更遠,目前擁有 CMP 和 EMP2 兩大平台,其中 CMP 支持純電車型,EMP2 則支持插電混合動力。此外,PSA集團還正在研發一個名為eVMP的全新平台(電動車模塊化平台),PSA 此前宣布,預計到 2025 年,PSA 集團將實現 100% 的電氣化。

  顯然,PSA 能幫助 FCA 更快地完成電氣化。長遠來看是更好地完成轉型,短期來看則是減少積分購買。Stellantis CEO 唐唯實在接受法國周報《法國觀點》時表示:“PSA 為 Stellantis 帶來了電動技術,我們將最早在今年滿足二氧化碳排放法規的規定。因此,我們無需購買歐盟二氧化碳積分,FCA 也不用再與特斯拉共用排放池。”

  PSA 去年與法國能源公司道達爾(Total)成立了一家合資公司,自 2023 年起,開始在法國和德國製造電池。唐唯實表示,Stellantis 未來將“控製其電氣化動力總成的整個價值鏈”。

  二者的合並中特別提到了中國市場,合並雙方在中國市場過往表現都算不上好,但考慮到中國會是未來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顯然還不能放棄。而鴻海集團在中國市場深耕多年,已經積累了大量的經驗,這顯然對於 Stellantis 也是有幫助的。

  FCA 與 PSA 抱團共同麵對電氣化轉型的浪潮,而富士康這樣的合作夥伴,自然是多多益善。

  富士康“來者不拒”

  實際上,FCA 早在去年就已經和富士康簽署合作協議,將設立合資企業,專注於開發及生產純電動汽車,並進一步經營車聯網業務,富士康方麵表示,此次合作將匯集雙方在汽車設計、機構工程和生產製造以及移動軟件技術領域的能力,共同投入於不斷成長的電動汽車市場。此次和 Stellantis 的聯手,算是去年這樁合作的延續,合並過程推遲了雙方的這樁合作,不過好飯不怕晚。

  彭博社報道,富士康和 FCA 一年前宣布合作時,鴻海表示將負責該合資企業的設計,組件和供應鏈管理。知情人士表示,新的夥伴關係最初可能將重點放在智能座艙或車載數字服務上的協作。

  富士康進軍汽車行業的野心已經路人皆知,從開始,就開始采用“廣撒網多斂魚”的策略,吉利、拜騰、北汽,從出行,租車,造車新勢力,電池,代工到自研……覆蓋了汽車和出行行業的方方麵麵。

  2020 年 10 月,鴻海董事長劉楊偉第一次詳細地介紹了富士康進軍造車行業的思路:富士康不會打造自己的電動汽車品牌,它希望成為電動汽車界的 Android,開源、開放。伴隨著這種思路推出的,就是電動車平台 MIH。富士康表示,MIH 電動汽車聯盟在不到六個月的時間內吸引了 1200 多家提供硬件和軟件的合作公司。

  MIH 開放電動車平台軟件負責人魏國章曾表示,希望能夠讓外界在 MIH 上看到一個“軟一點的鴻海”,此次與 Stellantis 的合作,就是鴻海軟件能力的落地之一。

  盡管雙方的合作最初重點是數字服務等領域,但富士康的野心顯然不止於此。就在上周,富士康與美國電動汽車製造商 Fisker 就汽車組裝正式達成合作,將於 2023 年推出新車,新車的年產能規劃為 25 萬輛,且售價將低於 3 萬美金,這是富士康第一次拿下汽車組裝的大單。

  富士康計劃在未來讓電動汽車相關業務成為集團的主要收入貢獻者,2020 年鴻海提出了由勞力密集行業邁向腦力密集的“foxconn 3.0”長期計劃,同時強攻“3+3 領域”包括機器人、數位醫療、電動車,以及人工智慧(AI)、半導體與 5G 應用布局。台灣北極星研究院(Polaris Research Institute)院長梁國元認為,富士康的智能手機業務利潤率不高,所以一直希望能入局附加值更高的事情,電動汽車是一個理性的候選。

  已經貴為全球第四大汽車巨頭的 Stellantis,快步邁入電氣化時代需要更多的盟友,而富士康轉型造車也需要更多優質客戶的支持來鬧出點動靜,二者一拍即合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免責聲明:家電資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有部分內容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本站所轉載圖片、文字不涉及任何商業性質,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不承擔任何侵權責任。聯係方式:[email protected]

本網認為,一切網民在進入家電資訊網站主頁及各層頁麵時已經仔細看過本條款並完全同意。敬請諒解。




(责任编辑:曆史)

推荐内容
  • 時尚類服裝產品展示(時尚類服裝產品展示圖)
  • 《三國誌14》新武將朱光先容 沒有畏勁敵固執抵當
  • 《SNK女搏鬥家大年夜治鬥》女角服拆掀示視頻 去大年夜飽眼禍吧!
  • https://img2.ali213.net/picfile/News/2025/06/23/584_2025062345859848.jpg
  • 快時尚服裝裝修(服裝快時尚是什麽意思)
  • 《三國誌13》中文版Switch登岸日確認 11月28日正式出售